貓讓人類渺小而卑微的終極必殺技,是她可以睡在盒子裡,讓你感覺她在賣席夢絲



我和我鄙夷的對象,原來距離如此接近



永遠不需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因為喜歡你的人不需要,不喜歡你的人不會相信。

The Trick Is Keep Breathing




GLORY TO THE SHINING REMOVER OF DARKNESS




順順走, 慢慢來, 自得其樂, 不留痕跡




美韓軍演一波波,北韓聲討李明博叛賊,新聞稿如下:
李明博政權向朝鮮同胞的胸口"開槍放炮插匕首",實在令人恨之入骨,且看北韓的"正義鐵拳",將向仇人發出咆哮!!...........................真是經典啊!


說到我想去的地方,那就厲害了,藍天白雲,椰林樹影,水清砂白,坐落於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馬爾代夫...也鬧政變了啊

Distraction is the only thing that consoles us for our miseries, and yet it is itself the greatest of our miseries.
--- French philosopher Blaise Pascal

it’s not nice to piss you off. and i know. but i was poking and sort of prodding, and kinda hoping, and always watching, for a reaction.
--- The Indie Queens are Waiting

Baby don't you know that it is understood, if you take away the sunshine, you also take away the starlight.
--- Architecture in Helsinki

我們自以為在演洛基,KO了就能光榮謝幕,沒想到門一踹卻是打不完殭屍,而我只有一把散彈槍,和一條OK蹦...

很奇怪,"魔球"裡最感人的兩幕,一個是小布聽女兒在樂器店裡唱歌,一個是小布在車裡聽女兒唱歌.......是誰說這是棒球片的?

Life is a Maze, Love is a Riddle.

活得好,不外乎:吃好丶睡好。除此之外,沒別的了。

年少時候,我們追求無限可能,複雜難懂的東西,例如愛情;年老之後,我們嚮往回歸原點,單純實在的東西,例如信仰..........和金錢。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僅做到一項,吾願足矣。有誰能做到全部,恭喜你...........ㄟ,醫生啊,這裡有病人。

And I want to be like lovers in an old romantic song, where the music fades away before the love it can go wrong.
--- jill barber




Young Galaxy, We have everything

Fance - Full Speed Ahead

The Book of Joe


8.31.2008

政策殺人 也殺鯨

2008/06/29

鯨和鯊,都是海中大型生物,近年來牠們的保育越來越受關注,但亞洲人的飲食文化,卻和這股保育潮流正面衝突,日本人吃鯨肉,華人吃魚翅,都遭到國際批判,到底吃鯨、吃鯊,礙著誰了?

捕鯨,是有幾百年歷史的人類漁業活動,由於十九、二十世紀的大量捕殺昔日濫捕 ,11種巨型鯨類中,目前有七種、瀕臨滅絕。1986年,國際捕鯨協會頒佈禁令,停止商業捕鯨行為,但日本漁船以科學研究名義,每年照常出動遠洋漁船,獵殺上千條巨鯨,日本的鯨肉美食文化,也日益精進。

二次大戰後,戰敗的日本,物資缺乏,鯨肉成為四面環海的日本,民眾營養的方便來源,這是日本吃鯨習俗的由來。時至今日,日本躍升經濟大國,衣食無缺,鯨肉解決糧食需求的時代背景,早已消失,但日本政府從政策面,堅持延續捕鯨活動,並主導推廣鯨肉美食文化:鯨生魚片、鯨肉沾醬、鯨肉漢堡。

在沿海的和歌山縣,小學營養午餐裡,經常可見這一道,炸鯨肉。和歌山漁民不只捕鯨,也捕海豚。歐美保育人士和好萊塢影星,今年11月在捕殺海豚最盛的太地,上演火爆衝突。美國電視女星目睹海豚血染大海,幾度落淚的畫面,又把鯨豚捕殺的爭議,推上了新聞版面。

無視國際禁令,繼續捕鯨的,還有挪威與冰島。但保育人士追蹤鯨肉流向,發現挪威人與冰島人不吃鯨肉,捕撈多數供應出口,結果,還是賣給了日本。面對保育界的質疑,日本當局解釋,主要是希望維繫鯨肉,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同時,日本政府也反駁,聲稱鯨類數量在限捕多年後,已經脫離瀕危狀態。

需求導致殺戮,是保育團體把箭頭對準日本的原因。日本官方執意保存吃鯨習俗,勢必不斷刺激漁民的捕撈動機。海洋資源保育的不易,部份在於評估工作的高度困難,科學家對於何謂正常的族群大小,沒有定論,各方估計現有鯨類數量,又各執一詞,國際組織難以約束國家行為的現實下,捕鯨爭議,還是只能在汪洋大海上,用肢體抗衡。

(民視新聞查修傑綜合報導)

核問題 其實是主權問題

2008/08/09
伊朗核問題談判,上星期又跨越了一個所謂的最後期限,歐美強權國家依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德黑蘭對於凍結核計畫的要求,只給了一頁文件做為回應,要求西方國家先回答伊朗的問題,然後伊朗才會回答外界的質疑。對於伊朗官方草率的回應,自認為仁至義盡的美國,表達高度不滿,白宮官員已經開始針對安理會常任成員國,展開遊說,希望對伊朗發動第四波的制裁措施。而另一方面,宿敵以色列在伊朗的拖延戰術之下,是否會耐不住性子,獨自採取軍事行動,也讓中東持續籠罩著戰爭陰影。

收到伊朗對凍結核計畫方案的回應,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失望寫在臉上:「令人失望,對方顯然無意回應。我們已經在安理會五加一的架構下,商討對策。」

美國失望,不能說沒有原因。為了讓伊朗停止擴張核活動,美方上個月壓低身段,不但派代表參與歐美對德黑蘭的多邊談判,還暗示願意重啟兩國中斷三十多年的外交往來,在德黑蘭設立辦事處。華府或許自認做出了重大讓步,但可惜的是,伊朗人並不領情。

伊朗總統艾馬丹加:「我們提出建議給西方國家,他們也提出建議給我們。他們有想法,我們也有想法。」以色列副總理莫法茲:「我們必須讓伊朗清楚知道,我們不會讓他們坐擁核武,因為那是對以色列國家存在的威脅。」

美英法俄中、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加上德國,六強還在研商對付德黑蘭的下一步,伊朗在中東的死對頭,以色列,卻已經沈不住氣,頻頻向美方喊話,不可能坐視伊朗在談判桌上拖延時間,暗中打造核子武器。

以色列副總理莫法茲:「我們不容許猶太人再次遭到大屠殺。」伊朗總統艾馬丹加:「巴勒斯坦新形式的攻擊,將毀滅猶太國家。他們積極地投入對抗以色列,我樂見其成。」

伊朗與以色列互撂狠話,每每牽動中東情勢,和油價波動,讓人以為兩國之間,有著多少深仇舊恨,事實上,以色列和伊朗原本不但不是敵國,還是盟友,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時,伊朗是最早承認的國家之一,直到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柯梅尼建立神權統治,兩國關係才轉趨惡化,而現任總統艾馬丹加上任以來,揚言要讓以色列從地圖上消失,以伊關係更是幾度瀕臨交戰狀態。

伊朗總統艾馬丹加:「世人必須了解,伊朗不會屈服於壓力,放棄應有權利。」伊朗核問題,起因於兩千零三年,國際原能總署發現伊朗沒有據實申報核子活動,聯合國安理會在美國主導下,五年來對伊朗進行了三波制裁,卻絲毫無法動搖伊朗擁核決心,事實上,國際打壓反而凝聚了伊朗國內民族意識,不少伊朗人將發展核能等同於國家尊嚴。

伊朗民眾:「身為伊朗人,我對國家發展核能給予堅定不移的支持。」德黑蘭大學藍馬迪教授:「伊朗人不會接受什麼期限,因為伊朗人不會屈服於強權。只要好好談,我們願意讓步,但要我們放棄既有權利,辦不到。」

發展核能,供民生用電,並不違反國際核子規範,問題在於伊朗正在進行的濃縮鈾活動,既是核能發電一環,也是核武發展的前兆,在美國和以色列,對德黑蘭高度不信任,而伊朗國內反美氣氛高張之下,更多的單方面制裁,恐怕無助於釐清伊朗的核計畫真相,只怕增加了錯估形勢、貿然出兵的戰爭風險。

(民視新聞查修傑專題報導)

油價上沖又下洗

2008/08/10
國內汽柴油價格,終於調降了,這當然是因為國際油價大幅回檔的結果,回頭看,7月初紐約油價以驚人速度,衝上147美元的歷史價位,但隨後卻好像被戳破的氣球,每桶價格一路下滑,跌到了上周收盤時,只剩下115美元。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原油在1個月內,跌了超過30美元,油價是不是已經泡沫化?市場上,眾說紛紜。

美股復活了,慘遭景氣衰退、通膨隱憂、二房風暴連串空襲,華爾街股市2008年以來一片哀聲氣,不過上星期,投資人似乎又找回久違的多頭氣氛,道瓊工業指數8月8日收紅超過300點,大漲2.65%,一週下來漲幅達3.6%,追究場中信心來源,有一大部份,來自暴跌的油價。

油價跌,消除了景氣衰退的心頭大患,華爾街也隨之漲聲響起。回顧今年原油價格走勢,年初一飛沖天,從每桶90美元,馬不停蹄衝上7月初的147美元天價,但就在分析師喊出20美元的驚人價位時,紐約期貨交易所卻湧現賣壓,油價倒栽蔥,才4個星期,就跌破120大關,和7月初相比,每桶整整便宜30多美金。

油價上沖又下洗,到底是什麼力量,在背後發功?要了解這點,必須先了解國際原油市場,除了實體現貨,還有另一個類似買空賣空的期貨市場。過去幾年油價漲不停,一般認為是新興國家需求大增,石油供應又不足造成。但油國組織不只一次喊冤,聲稱原油產量並沒有減少,而成長快速的中國也一再強調,能源需求大部分是自給自足。 問題來了,要是供需都正常,那麼油價又怎麼會無緣無故往上飆?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投機炒作。

原油看漲,各類避險基金、退休基金搶進能源期貨,又火上加油,進一步炒高油價。雖然有人認為,期貨交易只佔整個原油市場一小部份,不足以左右價格,但從2008年油價,猛烈震盪的幅度看來,很顯然已經不是單純的供需,就能解釋的了。投資客的喊進賣出,多多少少都成了油價的幕後推手。

(民視新聞查修傑綜合報導)

北極熊冬眠覺醒

俄羅斯與喬治亞的熱戰,似乎正醞釀成美俄之間的新冷戰,回顧上個世紀,二次大戰後,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和蘇聯領導的共產國家,2大集團誓不兩立,形成核武競賽,讓全球陷入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恐怖邏輯,以及相互毀滅的陰影當中。 這個陰霾,直到蘇聯1990年代崩潰解體,才逐漸消散,但近年來,隨著石油價格飆漲,繼承蘇聯地位的俄羅斯,又竄起成為新的能源強權,而莫斯科政壇,也開始流露與歐美抗衡的霸氣,這樣的轉變,是如何在過去10年間完成?背後有跡可循。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台灣靠著相對穩健的股匯制度,有驚無險渡過,但這場風暴的颱風尾,卻掃到了北國俄羅斯。

1998年8月13日,亞洲金融風暴爆發1年後,莫斯科股市1星期內3度崩盤,債台高築的俄羅斯政府,宣佈棄守盧布匯率,民眾手中的盧布,在不到1個月時間內,幣值掉到剩下1/3,通膨飆上80%,銀行湧現擠兌人潮,各地爆發罷工示威,俄國政局和經濟,同時陷入後蘇聯時期最大危機。

物換星移,10年過去,高檔夜總會裡,打扮時髦的都會男女,上演著紙醉金迷,百貨公司的頂級化妝品專櫃,貴婦名媛掃貨,毫不手軟,而在城市的天際線,全歐洲第一高樓,聯邦大廈昂然矗立。23克拉鑽筆、極品珠寶、悍馬車、甚至是直升機、專程送往莫斯科,供新貴階級挑選採購。

10年間,判若2國,現今的俄羅斯,國內生產毛額2兆美元,高居全球第6,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印度和德國。2003年,俄羅斯被高盛分析師,點名金磚4國,2007年,俄羅斯外匯存底突破4000億美元,拉下長期位居第3位的台灣,晉升為俄國錢淹腳目的全球大戶。

是什麼造就了俄羅斯的經濟奇蹟?答案,有很一大部份是拜能源出口之賜。俄羅斯國土橫跨歐亞,能源礦藏豐富,不但是僅次於沙烏地的第2大產油國,更是全球第1大天然氣出產國。國際原油在1998年跌落一桶10美元的歷史低價,但隨後一路爬升,10年來漲幅超過10倍,對照俄羅斯經濟,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突然快速反彈,年年締造7%以上成長,2條曲線放在一起,俄國的經濟發展,幾乎是亦步亦趨,跟著油價沈淪又竄起。

前總統蒲亭主政期間,透過石油產業收歸國有,確保龐大能源,肥水不落外人田,同時奠定了俄羅斯能源強權,以及能源外交的有力籌碼。2006年,俄羅斯因為不滿鄰國烏克蘭立場親美,斷絕通往當地的天然氣輸送,結果卻連帶波及仰賴俄國天然氣的西歐國家,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1/4個歐洲都暴露在冬天沒暖氣的風險當中,讓外界首次見識到俄羅斯難以制衡的能源霸權。

坐擁快速累積的油源財富,蒲亭與繼任者梅維迪夫頻頻在軍事外交領域,展現出強烈企圖心,從東歐飛彈防禦部署與美國針鋒相對,到強行徵收歐美企業在俄國石油公司的股份,再到喬治亞衝突引發的冷戰陰影,沈睡的北極熊,顯然已經甦醒,而讓人憂心的是,它想要的恐怕不會只是經濟利益,而是操控世局的霸權再現。

(民視新聞查修傑綜合報導)

8.27.2008

價格!價值! 傻傻分不清楚

‧Mr.K 2008/08/25
一檔股票是貴或便宜,不是取決於價格、也不是取決於價值,而應該是決定於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距。我們不管做任何型態的投資,在出手之前,永遠記住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一句名言:「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


前陣子跟朋友聊到這一陣子的股市,大家莫不一臉愁容,也有人再度立志「戒賭」,決定不再涉足股市。一些受傷較輕的朋友則是彼此分享近期關注的股票,當然我也貢獻了自己的想法,講了幾檔百元以上的個股。未料,此話一出,馬上招來民怨。

友人A立刻說:「拜託,這波跌這麼慘,賠了不少,介紹一些便宜一點的好不好?」。


我說:「這幾檔現在都很便宜啊,不便宜我怎會想要買?」。


友人B接著說:「300多塊還便宜啊?你看那個面板龍頭才50出頭,現在進場如何?」。


我說: 「50塊不便宜吧,現在進場不好喔?(奇怪~你不是要戒賭了嗎?)」。


幾個人只好悻悻然的打住這個話題。


話鋒一轉,大家開始聊起了養生之道(原來我也到了這個年紀了),友人A得意的提到他在電視購物台的戰利品,一台生機飲食調理機。並暢談每天早上一杯蔬果汁讓他的體重跟體脂肪改善了多少之類的。


「這一台要多少錢啊?」我好奇的問。


「一開始原價5000塊! 我等到週年慶特惠價3600塊!」友人A回答說。而還沒等得及友人A說完,友人B就直驚呼:「也太貴了吧? 我家那台果汁機還是股東會紀念品咧,也很好用啊!」。


友人立刻把這台生機飲食機的馬力、容量以及如何保存植物纖維的功能鉅細靡遺的道來,結尾還烙了一句:「現在知道這台的價值所在了吧?」。


價格!價值! 傻傻分不清楚


多數投資人在股票以外的事物往往都顯得很精明,比如說懂得在百貨公司折扣時去大採購,會剪折價券來使用,或為了身體健康寧願花5倍的價錢去買壹台生機飲食機等等。但是,這些聰明才智到了股市裡面就一溜煙的全沒了,彷彿每個人都得了所謂的「股市弱智症」,據研究顯示目前尚未有明確的發病原因以及解藥。


當然上面那段是開玩笑的,只不過這個現象確實是存在。就如同我的友人A,他很清楚的知道一台生機飲食機的「價值」,所以沒有用5,000塊的「價格」去買,而是慢慢的等到3,600塊特惠價才出手,同時他也知道這跟一台價值800塊的果汁機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東西。但可惜的是,他卻沒有用同樣的概念來思考股票的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係。


便宜或昂貴,取決於價格與價值的差距


一檔價格300塊的股票,如果它的價值是500塊,姑且不論是由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或是其他任何方法做出來的推論,那麼現在300塊應該算是「便宜」。相對的,價格50塊的股票,如果它的價值是30塊,那麼現在的價格就算是貴的。因此,一檔股票是貴或便宜,不是取決於價格、也不是取決於價值,而應該是決定於價格與價值之間的差距。


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曾對經濟與證券市場做了一個「主人與狗」的比喻,有一個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像所有的狗一樣,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邊。接著,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得太遠,又再折回來。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覆。最後,他倆同時抵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四公里。主人就代表著經濟,狗則是證券市場,長遠看來,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股票的價格與價值也就如同主人與狗一樣,我相信大部分的投資人一定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常常跟許多人在一檔股票到底是貴或是便宜這個問題上雞同鴨講,這不僅僅是一個觀念的問題而已,因為它會嚴重的影響到一個人的投資行為與獲利能力。假設你只看到價格,你的操作將跟隨著市場起伏而波動,短期而言,價格通常是隨機漫步的,不一定完全反映價值;但長期來說,價格終將反映出股票的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科斯托蘭尼會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他學開車的經驗,他的駕駛教練說道:「直盯著方向盤的人,永遠也學不會開車。」。這就像我們投資股票時,如果眼中只有每天價格的波動,就會跟著狗(股價)做折返跑,追高殺低,不僅賠了交易成本,而報酬率也不會因此而有所提升。這時別再盯著眼前的方向盤,記得把頭抬起來,看著前方的道路吧!


人們往往只會從價格,而非從價值中得到啟示。


在股票市場中,我相當敬佩的一群人就是所謂的「證券玩家」,這些人習慣做當沖買賣,企圖捕捉每一個波動來獲利,對於價格與價值沒有任何的想法,靠著市場的波動為生。對我而言,這就像是出海航行卻不帶著羅盤與航海圖一樣,沒有方向與目的,遲早會被股海中的大浪所吞沒。


當這篇文章發表時,那檔300多塊的太陽能股還原權值已經見到4XX,而那個50多塊的面板股則是已經跌到了3X元。這段時間中,我與友人A不經意的又聊到了那檔300塊的股票。


友人A說:「真可惜啊,當初要是聽你的就好了!你最近在看些什麼?」。


我回答說:「替代能源產業還是不錯啊! 何必坐這山望那山的?」。


友人A說:「都漲了20%~30%了,現在還進場不會太貴嗎…」。


友人A的狀況還算好,頂多是沒賺到錢罷了。友人B則因為我當初覺得面板股貴,所以他沒有買在50幾塊,但是卻在4X左右還是禁不起誘惑進場下注了,只因為他覺得股價跌了快20%,應該算很便宜了吧?


合理的報酬是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進,然後當價格等於或高於價值時賣出。我們若沒有建立這樣的觀念,反而是想要抓住每一個轉折與波段,那只不過在玩老鼠接力的遊戲罷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你夠幸運不會是接到最後一棒。


不管做任何投資,在出手之前,永遠記住巴菲特(Warren Buffet)的一句名言:「價格是你付出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

8.20.2008

蘇聯解體之後的蘇聯

瀏覽440|回應0|推薦6

2007/11/09 20:36:33

像大多數俄羅斯人那樣,我也曾經是蘇聯人。在那個年代,作為蘇聯人不僅意味著公民身份的歸屬,而且還意味著某種特定的自我感覺:自己屬于一個偉大的民族,是一個精神特質相近的民族和文化大家庭的一員。

隨著改革的開始和諸多檔案文件的解密,人們才明白:歷史教科書歪曲了那個年代的真實情況。被"新的真相"震驚的蘇聯人民不知所措了:蘇聯到底是什麼?我們大家好像都生活在這個國家,卻又完全不了解這個國家。此外,被揭露出來的事實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1917年11月7日所發生的事件,因為蘇聯的歷史正是由此開始的。

對某一點的懷疑導致了懷疑一切。在蘇聯存在的最後幾年以及蘇聯解體後,許多人開始批評多多少少與這個時期有聯系的一切;另一些人則拒絕接受徹底打碎他們對世界和自我認知的信息流,成為舊制度的熱心辯護者。觀點的懸殊性也反映在學校的歷史教科書中。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的歷史教科書數量繁多。編纂者不同,各種教科書對蘇聯時期的評價甚至會截然相反。在一些教科書中,1917年秋天發生的事件仍然被稱為十月革命。而在另外一些教科書中,這一事件被稱為布爾什維克政變。

一些人對蘇聯體制,特別是對1917-1953年期間的蘇聯體制提出的最主要的申訴之一就是數以百萬計的同胞為之付出了血的代價:國內戰爭的爆發導致兄弟相殘,許多"人民公敵"被槍決,數十萬士兵在衛國戰爭期間白白送命。然而這些慘禍卻遮蓋了蘇聯人民的功績:他們振興了被徹底毀掉的經濟,將世界從納粹鐵蹄下拯救出來,後來又使世界擺脫了美國的核霸權主義。另一方面,如果在世界政治地圖上不出現蘇聯,那可能也不會出現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冷戰"。

從全俄輿論調查中心去年進行的社會調查的資料來看,目前只有10%的俄羅斯人認為,十月革命對俄羅斯是件好事。38%的人認為,十月革命造成了無謂的動蕩和犧牲。42%的人認為,這是人民難以忍受的處境誘發的一場歷史性災難。

從"社會輿論"基金會2006年5月份民調結果中可以看出,社會在過去20年來對偉大十月革命的態度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僅有11%的俄羅斯人慶祝十月革命節,而58%的受訪者慶祝聖誕節,71%的受訪者慶祝勝利日。

與此同時,如果說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和反對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還進行著強硬的對抗,那麼現在對抗的尖銳程度明顯降低。盡管大多數人對90年前的事件總體上持否定態度,但仍有46%的人對在俄羅斯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基本上持肯定態度。不過,其中只有10%的人認為這一思想可以實現,而36%的人認為這一思想無法實現。有37%的受訪者不支持社會主義思想。

時間是醫治一切創傷的最佳良藥。一些人因占世界陸地面積六分之一的蘇聯帝國消亡而產生的悲痛減輕了,另一些人因戰勝"共產主義怪獸"而產生的欣快感也已經成為過去。現在,許多人終于能夠清醒地、不帶感情色彩地評價這些歷史事件。

21世紀的俄羅斯人作出的最主要的結論是,那個年代並非一切都不好或者一切都好。而且,也不可能把70多年一下子從記憶中抹去。我們現在試著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有益經驗,並在今後避免蘇聯時期犯下的錯誤。

我常常聽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即當今一些主權國家的人們說,對他們來講,"祖國"這個詞仍像過去一樣指的是前蘇聯擁有的遼闊疆域。此外,俄語在前蘇聯地區的地位仍然很牢固。俄語至今還發揮著顯著的凝聚作用。上合組織總共只有兩種正式語言,其中俄語卻是5個成員國的共同語言,這絕非偶然。

對于當代俄羅斯而言,蘇聯不僅僅是過去,而且還是現在。只不過,現在人們對蘇聯的理解不是以前存在的那個國家及其意識形態,而是人們某種內在的自我感受。我相信,許多俄羅斯人和前蘇聯國家的大多居民將會在不同程度上覺得自己是蘇聯人。只要我們還有這種情感,蘇聯就會存在下去。

分析:蘇聯解體是大悲劇?

轉載:【BBC中文網/俄國事務分析員哈斯萊特/撰述】

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開始了爭取連任的競選活動。普京說,蘇聯的解體是個“影響廣泛的國家悲劇"。普京的話可能正好打動了很多俄羅斯人和前蘇聯共和國人的心。但是西方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

普京說:“我深信,蘇聯的解體是個巨大的國家悲劇。前蘇聯和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普通公民並沒有從蘇聯的解體得到任何好處。相反,這些人民在蘇聯解體後遇到了很多問題。今天,我們需要看清我們所生活的現實,我們不能總是往回看,總是爭論老問題,我們必須向前看。"

普京不是在正式場合說這番話的,這一提法是他在對部分支持者發表講話後回答問題時說出來的。普京說,和普通民眾相反,從蘇聯解體得到好處的只有社會精英和前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者。

在被問及俄羅斯是否保持了必要的核武器防禦能力時,普京也提到,俄羅斯已經輝煌不再,他說,過去蘇聯是一個重要的穩定因素,是國際上一個起平衡作用的力量。

普京的話會很受普通選民的歡迎,因為在過去的十二年裡,他們一直為俄羅斯失去往日的聲望和影響而感到悲哀。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動蕩和向市場經濟的顛簸轉型過程中失去了絕大部分積蓄,而與此同時,又看到少部分人成為巨富,他們心中早有怨氣。

另外,普京的話也會打動很多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人民的心弦,這些國家多數也都出現了經濟衰退而且繼續實行集權統治。

擔心
但是在西方,普京的話則會引起廣泛的擔心。誰都知道,蘇聯的解體確實給後來的俄羅斯和其他共和國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但是對外面的人來說,對蘇聯時代的終結表示遺憾畢竟是不合適的。

儘管蘇聯在接近終結的幾年裡已經衰落,成了沒牙的老虎,但是,在它的鼎盛時期,在斯大林的統治下,蘇聯無情的集權機器毀掉了數以百萬計的本國公民,包括一些最優秀的人。

斯大林之後蘇聯的集權統治變得溫和了,但是,批評政府仍然會受到迫害、逮捕和權利無限的秘密警察克格勃的無情鎮壓。而且,現在很多俄羅斯人懷念的蘇聯核力量也是以犧牲本國人民生活質量為代價換來的。到了戈爾巴喬夫和葉爾欽的時代這一切都倒過來了,數以千計的蘇聯公民站出來為蘇聯時代的殘酷和不公正作證。

所以,對多數俄羅斯人和前蘇聯共和國人民來說,蘇聯的解體不是悲劇,而是一種解脫。這既是集權體制的終結,也是人為把世界分裂成兩個對抗陣營的終結。

錯失機會
但是,蘇聯解體之後發生的一切,可以被定義為悲劇,因為,俄羅斯並沒有抓住機會把自己建設成一個富強的民主國家。這令很多西方觀察人士感到遺憾,他們的遺憾還有更深一層含義,那就是俄羅斯正在走回過去的老路。

普京把西方對他的政府的批評說成是放不下「冷戰」時對俄國的偏見。西方批評人士則說,如果有偏見,針對的也是舊的集權態度和手段在普京統治下俄羅斯出現回潮,這是人們不願看到的。

8.17.2008

How should the end come?

A POINT OF VIEW

Longer life spans and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s care and hospital treatment mean attitudes towards dying and euthanasia are complicated, writes Katharine Whitehorn.

The Queen no longer sends telegrams to people on their 100th birthday - it's cards these days, and at the present rate it won't be long before she's just about keeping the Post Office in business.

Some of the people who reach that age - or even mere chicks of 80 and 90 - lead vigorous and fulfilling lives. But an awful lot don't, so it's small wonder that the question of how they should live comes up more and more.



Many long terminal illnesses are simply horrific, in spite of good hospices and living wills



Not surprising, either, that Mary Warnock, who had to wrestle with the issues of the start of life, embryos and all that, and Elizabeth Macdonald, a distinguished oncologist at Guy's Hospital in London, have turned their attention to how we should die. The question is how and if life should be brought to an end.

This summer they've been on the stump at literary festivals for their thoughtful and enlightened book Easeful Death, most recently at the Edinburgh Book Festival. There's been more than one bill defeated in Parliament that was designed to make it easier for a really awful life to be ended, but they think that, in spite of the difficulties, our views on human life generally have developed enough for one to succeed now.

It seems certain, anyway, since we can now thwart death in so many ways and live so long, that we're going to have to rethink the end of life the way we have, effectively, re-thought the beginning, what with contraceptives and abortions and IVF.

30-year sabbatical

We're only beginning to realise the implications of us all living so much longer. The Times letters page recently discussed whether Lloyd George's first old age pension in 1908 was or wasn't as generous in real terms as the state pension now, but the massive dif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bean-counters is, of course, the sheer length of time the thing has to be paid out.

Until relatively recently, people mostly only lived for a few years after stopping work - now they may easily hang on for another thirty or forty years. In the words of Dr Richard Nicholson, who edited a magazine called Medical Ethics, "a 30-year sabbatical is just not on".

If you're educated and have enough money, if you're obsessed by bridge or golf or grandchildren, if you're allowed to go on working, you may have a good time, at least until your health packs up.


And I suppose if you feel your life is utterly meaningless you can commit suicide - certainly more suicides among the old succeed, compared with the young, for whom it may sometimes be just a cry for help.

But along with the statistics about how long we're all going to live - in a dozen years or so half the population will be over 50 - comes the chilling projection that the very old can look forward to ten years of chronic illness.

Obviously, properly cared for, sick and disabled people can live worthwhile lives. But many long terminal illnesses are simply horrific, in spite of good hospices and "living wills".

Anyone my age has plenty of deaths to brood about. When my mother died, she was staying with friends, who brought her breakfast in bed and found that she had died in her sleep.

When I rang a cousin to tell her, she said: "Oh, how wonderful" - she had been a mental health nurse, and knew only too well the alternatives. I know that one relation of mine starved herself to death, a horrible way to go - so fed up was she with constant intractable pain in spite of really good care - it's a myth that all pain is controllable.

Miserable fragment

When we saw another relative in his nursing home the day before - mercifully, he died - we came away saying "if it was an animal you wouldn't let it go on".

Margaret Forster, in her compelling book Precious Lives discusses two deaths. One was a beloved sister-in-law, dying of cancer, with morphine enough to end her life had she wished, but she didn't and clung on to the last painful moment.

When it came to Margaret Forster's father, a robust, stalwart, highly independent man who had declined over the years to a miserable fragment of himself, she finished the book by saying that history would find it odd that we let him fade away in such a manner - the last words of the book are: "It is odd. It is wrong."


Incredibly telling, to me, is a phrase from the American philosophy Professor Sam Gorovitz whose book on medical ethics called, inevitably, Doctors' Dilemmas tells of a young man who begged the doctors to give his agonised, dying mother more morphine. He was told no, because it might suppress her breathing.

The man accepted this at first, but then came back and said: "Where is it written that the cancer has some right to be the cause of death? That the doctor's job is to keep the patient alive until the tumour can cash in its claim?"

Time was, when doctors were more paternalistic and much less likely to be sued, that a good doctor might quietly help a patient to go. They can still give massive doses of painkiller - if the intention is to relieve pain, not to end a life. It's known as the double effect.

But there are a dozen reasons, and the Harold Shipman case is only one, why they have to be incredibly cautious. Acute pain isn't always the main misery - it can be complete loss of function.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some form of assisted dying; but in spite of the optimism of Warnock and Macdonald I had always thought it wouldn't work here, because we're so inefficient - if we can't even ensure that a miserable old lady gets her disgustingly soiled sheets changed, if a hospital can try to send a very confused elderly woman with dementia back home with no-one to control her heart pills, as Ros Coward recently related in the Guardian, how could we ever be sure we'd get it right about whether a sick person really wanted to go?

Swift death

Warnock and Macdonald have hopes that the time has come for it, even so.

My father had an old pupil who was a marvellous medical missionary and married to another. In retirement they cycled on a two-seater bicycle to raise money for the hospital in South Africa where they had worked. They were finally getting too old for this, but on the day after their Golden Wedding celebrations they set off on the tandem for a last ride round the British Isles - and were knocked over by a lorry and killed outright.

Everyone wrung their hands and said how awful it was - but what could be better than a very swift death, together, without the long agony of one losing the other, of operations and care homes, hearing and sight gradually going wrong, pain only just controlled.

I used to have a sort of Hollywood vision of my deathbed. I would lie on my pillows, pale but brave, and forgive my enemies - on the grounds that nothing would infuriate them more. I know now that I'm more likely to be half senile in hospital, hung about with tubes and drips, confused and hurting.

It may be very difficult to form a law that might give me an easy death, but I just hope they manage it before it's my turn to go.

8.07.2008

馬來西亞政壇 性+謊言

觀天下》馬來西亞政壇 性+謊言

【聯合報╱國際中心/王麗娟】 2008.08.07 03:34 am


馬來西亞是伊斯蘭國度,為杜絕「歪風」而事事取締,然而風氣首須端正的可能不是八大藝術與平民百姓,而是馬國的政壇。馬國兩大政治要角副總理納吉和反對黨領袖安華,都深陷性醜聞,腥膻色俱足,R級電影也不過如此,而其中的真假虛實,恐怕僅有當事人清楚。

60歲的安華7日將遭到起訴,罪名為雞姦23歲的男助理。安華一再否認指控,稱是遭到政治構陷。但檢方6日發表聲明,稱決定以「違反自然的體交」罪名將他起訴。安華原冀望藉8月26日國會補選取得議員身分,重新向政壇出發。若被定罪,可能判處20年徒刑。

而安華的政敵,馬國副總理同時是現任總理欽定接班人納吉,則被指稱與蒙古籍模特兒阿旦都亞有染。阿旦都亞在2006年遭人謀殺,死狀極慘,除了挨槍、屍體還被爆裂物炸得殘缺不全。而有關她的個人性癖好報導,生動的程度,較諸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任內與白宮見習生莫妮卡‧陸文斯基的性醜聞,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拜網路之賜,所有的文件、事實、謠言均快速散播,無法再像以往一般,在主流媒體與政府把關下悉予過濾剔除。而根據調查,在網路上散播阿旦都亞為納吉情婦的部落客拉加,是安華妻子的舊識。

兩件案件,讓馬國人一頭霧水,案件的細節與八卦,雖讓部分馬國人看得津津有味,但一向正經八百的媒體,近來每天出現雞姦、直腸檢驗報告、炸屍等字眼,也讓許多讀者開始反感。

部落客一再爆料副總理的私情,政府則指控反對黨領袖性侵男助理,被控的人不管在朝在野,一再否認,反覆再三後,民眾已經不知道這些性與謊言的連續劇,到底誰是真的色鬼,到底誰在說謊。

【2008/08/07 聯合報】